乐文小说网 > 乡间诗画免费观看 > 第19章 外婆家(上)

第19章 外婆家(上)


  记忆中,在家的时光中我几乎有一小半的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有两个儿子,就我妈一个女儿。可能是母亲对家有太多的眷恋,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便经常带着我归省。等到后来母亲生了几场大病,在康复期间,外婆与外公放心不下,于是就把母亲接了回去,而母亲也终于能够借此回到故乡,索性就在外婆家住了下来,一直到完全康复。

  我记得在最早,我们每次去外婆家都乘坐三轮车。那时候我家里还没有,只得借邻居家的车子使用。父亲骑着车子,带着母亲我们三人。父亲很瘦弱,但每次骑车他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力气。车子就在父亲两脚一上一下的旋律中,缓慢的前行。我们一路上看着路边的风景以及人来人往的潮流,只觉得我们像一艘扁舟,遨游在故事的海洋里。母亲总是个格外的高兴,像个孩子一样欢呼雀跃。有时候我也会逞强一下,主动地要求骑车。父亲像是累了,也可能是故意逗着我玩,就让我骑着车。两脚蹬在脚蹬上,我只觉得有千斤之重,往往走不了几步,便要停下来,换父亲骑行。离外婆家最近的一个大村子叫做郑庄,那个村子的标志是一座十分古朴的桥,桥下终年流水。每次我们拐过那座桥,高兴地心情一股烟似的飞奔到了外婆家。而外婆也仿佛算准了我们会去,往往早已在门前等候了。

  外婆是一个固执的人,她身形高大,没驼背之前总是站的笔直。外公与她相比,反倒成了娇柔的女子。外婆自幼家境良好,一直颇受家里的宠爱。等到与外公结了婚,她依然保留了从小养成的固执劲儿,脾气也是说来就来。但她是热心肠的,村里倘若有人需要帮助,她总是不遗余力。外婆对我们一家却是很温柔,也许就我母亲一个女儿的缘故。因为我是所有孙辈之中最大的,所以她总是格外的疼我。有了好吃的便会第一个想到我,而且在我吃饱之前,别人是不能动的。

  在与母亲的相处中,我能感觉到外婆的顾忌与忍让。毕竟自母亲出嫁后,身体就一直不好。作为母亲,外婆自然要让着母亲些,哪怕已经有了我和妹妹,但在外公外婆眼里,母亲仍是个小孩。谁能跟自己的孩子过不去呢。我只记得有一次,外婆与母亲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具体因为什么,我已记不得了。反正那次,母亲是彻底惹怒了外婆,外婆便不再相让,很长时间积攒下来了委屈便如炸弹一样爆裂开来。母亲哭了,外婆也哭了。倔强的母亲命令父亲拉着我们回家去,旁人劝说无效,父亲拗不过母亲,只得骑着拉车载着母亲、妹妹和我往回赶。外婆望着离开的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直站在门口,一直到我看不见她。走到半路,母亲好似意识到了什么,委屈的留下了眼泪。父亲知道怎么安慰她,给她分析了其中的缘由,最后我们决定掉头,向着外婆家再次奔去。外婆知道我们会回来,隔了很远的距离,我便看到她站在门口,原来她终是放不下母亲,索性就一直站着等着,从未离开。待到我们到达,母亲便与外婆相视一笑,算是和解了。两个人都像个做错事了的小姑娘,期初都不愿先说话,但笑着笑着,也就释然了。那时我还小,但我分明从她们二人的眼睛里看到了怜惜与爱,那是她们与生俱来的天分。

  我有两个舅舅,大舅老早的就结了婚,与外婆分开了家。所以我对大舅的印象一直很模糊,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懂了事,才与大舅慢慢的熟路起来。然而我们之间仿佛有一层隔阂,无论怎么努力,关系也不能更进一步了。比起大舅来,我的小舅的关系则明显要亲近许多。小舅是家里的老幺,且比我大不了太多岁。我们在外婆家居住时,他还没有结婚。小舅待我如父如兄,他天生喜欢小孩子,见到我总是无比的欢喜,带着我东看看西转转。村里人都说我是他的尾巴,事实确实如此。从我到外婆家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形影不离了。小舅常常像夹起书包一样的把我夹起,然后麻利的把我扛在肩上,于是我便能像骑马一样的骑在他的脖子上。小舅喜欢我骑在他的脖子上,并能根据的要求随意转换方向。他一点也不介意自己的威严受损,任凭我怎么的放肆,也绝无怨言。对待我这个顽皮的外甥,他总是会发出由衷的喜悦与疼爱,只是那时他大概还不明白,是他用他那宽厚温暖的脊梁撑起了我的希望。母亲生了大病之后,全家人都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我们还是会微笑,只是那笑容里难免多了几分的伤感与悲伤。纵是我再顽皮,再不懂事,我也能从父亲及身边人的言谈举止中看出这一点,因此我便常常一个人发呆,我依旧不知疲倦的闹着,疯着,可是小舅敏锐的看出了我的异常,只要一发现我的沉默,他就会带我去商店,带我去邻居家里看打牌,带我去我喜欢的田野放风筝,带我去所有能让我放轻松的地方...

  小舅就是这么的贴心,这么的顾忌我的感受,并不断地用他那有温度的双手与臂膀温暖我幼小的心,他知道小孩子容易受伤,所以他的爱与呵护往往都是无声的。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外婆家,那是我独自一人在那里,已经玩了许多天。在一天夜里我开始想家,不停地想,我想念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家里的一切。小舅搂着我睡,他察觉到了我的不安,以及那有些湿润的枕头,我们什么话都没说。第二天一大早,小舅对我说他好久没去我家了,想去看看。于是就骑着车子带着我回家。一路上,我高兴了,小舅也高兴了,他用力的蹬着车子,我们跑的飞快。一到家我就像个刚入水的鱼儿,在熟悉的院子里不停地游走。小舅和母亲说着话,我悄悄地听见小舅的声音:“孩子想家了,一夜没睡好”。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看向我,可我依然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着我的撒欢。可我的心里早已温暖如春,不用说,小舅就是那春日里的太阳,他用爱的光撒满了我的整个心田,使我觉得分外的温暖。

  小舅好像继承了外公的不善言谈,尤其是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沉默。那一次他去县城找我,我看出了他欲言又止,可他终究没有没有说出来,而我也万没有想到事情的结局会是那样,远远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

  那时我正在县城上初中,小舅有一天去到我租房子的地方看我。他骑着车子来到的时候,我正一个人准备午饭。我本想让他尝一尝我的手艺,可小舅有他的想法。他说要带我吃顿好的,我们一起下了馆子。我带小舅去了一家我最爱吃的炒面馆,他们的饺子也相当不错。小舅没来时,我就已经知道母亲又生了病,还是胃上的事情。期初我并没放在心上,因为母亲体弱,我早已习惯了那些艰难的场景。可那一次有些不同,虽然我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可我还是从父亲的神情中看出了不同寻常。当小舅贸然得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便大概猜到了一些事情。只是我们谁都没有提起母亲的病,我们两人就像事先谁都不知情一样,默默地走着。到了饭店,我要了两碗炒面,小舅又加了几个菜,要了两瓶啤酒。

  “下午还有课,我不喝酒了”我说。

  “没事儿,喝一点吧。”小舅回道。

  我不在坚持,原本我也是喝酒。先前爷爷在县城给我做饭时,我们就每晚喝点,有时是白酒,有时是啤酒。

  吃饭时,小舅什么都没说,他甚至没有跟我聊起我在学校的表现,那原本是他最在意的事情。我也没有说话,我们心头都有事,尽管有千言万语,可都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我而言,小舅肯定知道的比我多,他不说,自有他的考量。我即使问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答案。对他来说,他心里想的更多的可能是以后,他或许意识到了什么,但我能感到他的痛苦,他远没有做好准备,也不愿去接受。于是我们就在沉默中吃完了一顿尴尬,却又难忘的饭。

  小舅把我送到学校门口,目送着我进去。就像后来的一天,我从外地回去看望奶奶,分别时我目送爷爷推着奶奶重新进入医院一样。

  那天的整个下午,我都没有任何心力,好像几天没有吃东西,已经空虚的爬不起来。下午我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我坐在栏杆上,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的活蹦乱跳,不由得发出深深地感叹。“为什么他们的命运总是阳光普照,而我的却总是乌云密布?老天爷实在是不公平。”然而命运是不可揣测的,它变幻多端,不可看透。也许是幸运之神眷顾,母亲的病没有持续的变坏下去,隔了一段时间后,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起来。

  等到母亲重新恢复了健康,再次来县城给我做饭时。我知道我们又一次的度过了劫难,而小舅相比也可安心了。

  可是,我做梦都没想到那次的见面竟会是我与小舅的最后一面,那次充满悲伤之感的分别也竟是我与小舅的永别。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天早晨母亲前来告诉我小舅去世时的场景,虽已过去很多年,可每想到此,我还是无比的震惊,浑身起鸡皮圪塔。我永远的记住了那一天是周六,我没有上学,因为前一晚熬夜太久,所以母亲到时我还没有起床。实际上就在前一天,我还差点给小舅打电话,让他来参加我的家长会。因为父亲那时已在外打工了,所以小舅之前便作为我的家长参加了几次。可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打出打个电话,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因为那时小舅便已彻底的离开了我。即使拨通了他的手机,他也不会再来了。

  那天母亲早早地到了我的住所,睡梦中我听到一声声的呼唤。那声音有一种心碎的感觉。我从睡眼朦胧中醒来,原来是母亲在急促的敲打着房屋的门。我应了一声,母亲便知道我已醒来。隔着门,我便听到母亲带有无比悲痛与凄绝的话语:

  “走吧,去你外婆家”

  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显得有些呆滞。我打开了门,母亲进来了,来有一位外婆村里的亲戚,我也叫舅舅。

  “赶紧去外婆家吧”,母亲看着我说道,泪水已止不住的留了下来。

  我意识到的什么,便急忙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我问母亲“外婆怎么了?”因为在我的想象中,如果有人发生意外,或者说谁先离我而去,只能是年老体弱的外婆或者外公。

  “你再也见不着小舅了”

  母亲接下来的话语让我目瞪口呆,我怎么也想不到前些天还和我在一起的小舅,那个一直待我如兄如父的小舅,那个教我识字,让我第一次写出自己名字的小舅走了,永远的离我而去了。

  等我到了外婆家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塞满了前来处理舅舅丧事的村民了。他们或穿着白色的孝服,或戴着白色的孝带。或坐,或站,或忙碌。每个人都神情肃穆,想必他们和我一样,对发生的一切还都完全没有消化,只当那是个幻觉。外婆一家人员极好,小舅也时常的帮助别人,因此来为他操办后事的人很多。老人、中年人还有小孩子都来了,有的我见过,有的却是第一次见。我是害羞的人,往常遇见太多的人,我就容易紧张。可那一天,我除了平静没有别的情绪。是的,就是平静。起初我还是万分悲痛的,甚至一度的哀伤过度。但到了院子里,我整个人就都变了,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的内心出奇的平静。仿佛小舅还未离开,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徒劳的一场演习。我在屋内看到舅妈,她已经憔悴的不成样子了,我还记得他们刚结婚的场景,那时也像这般的热闹。他们俩是公认的郎才女貌,婚礼也办的风光无限。我想上前安慰舅妈,尽管她的身边已经围拢起了很多的妇人,但我却说不出安慰的话来。我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轻声哭泣,于是便跟着大家一起哭了起来。小舅的遗像就摆在桌子后面的条几上,分外的显眼,听说是找了好久,才找到他之前照的一张照片,以此打印出来的。我看了一眼,小舅的样貌依旧如夕,只是照片被放了很大,显得非常的不匀称。我在屋里待不下去了,就走到院中,我看到了他们刚从外边买回来的棺材,红的发紫。其实在刚下车子时,我便已经注意到了它,只是没来得及细看。棺材也许是加急做的,油漆还未干,在拥挤的院子里散发出令人头晕的气味,直令我作呕。小舅的棺材是漂亮的,比之前我看到的赵奶奶的要大上许多,也鲜艳许多。赵奶奶身材矮小,一声艰苦,她的棺材也像她的人生一样,瘦小、干涸。后来,他们便把小舅的骨灰放进了那个显得格外宽敞,满体乌红的棺材里。我一直跟着队伍把小舅送到他长眠的土地,那块土地我之前还去玩过,算命先生说过那是一块风水宝地。有许多的村民想与小舅换地,或者干脆出钱购买,但都被小舅拒绝了。农村人都有为自己预留后事的习俗,相比他的本意也是来到此处。他们把小舅埋葬好了之后,就在旁边放了很多的烟花和炮竹,那声音出奇的响,只感觉要把天空炸一个洞来。我忽然想到小舅是喜欢看烟花听炮竹的,以前的很多个除夕,他总是早早地买回来许多的烟花炮竹。有几次他还留了一些,等我去了特意的放给我看。想到这里,我平静了许久的心像是被炮竹炸开了一般,眼泪也终于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很多人回去了,我选择一个人站在远方,仔细地盯着那刚刚破土而出的高大土丘,只觉得心里空旷的犹如天边那一望无际的沙漠。我的体温尚在,可是心间早已结了冰,它厚如冰山,发出刺骨的冷。我知道也许那冰山再也化不干净了。

  “你相信宿命吗?”

  很多人不止一次的问我。

  以前我总会斩钉截铁的说不信。可自从小舅离世后,我便相信了宿命。原因有二。其一便是我们那里有正月不能剃头的习俗,老一辈的人总会严肃的告诉小一辈的人们,他们说外甥正月里剃头肯死舅。我便想到小舅死的那年,我正是在没出正月时便剃了头。小舅曾留意到了我的头,只是他什么都没有问,看着我的眼神里仍然充满了爱。我还心虚的告诉他我是前几天剃的。每次想到这里我的心就像刀割了一般的疼,我欺骗了最爱我的小舅,并且很可能是我导致了他的死亡。我犯了不可原谅的错。其二便是在小舅离世的前两天,我刚刚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悼词有关,老师还曾在课堂上要求我们给自己已经离世的人写一篇悼词。那时我的亲人都尚在,便一时无人可写。还没等交上作业,小舅就永远的离开了我。这难道不是宿命吗?后来我为小舅写了长篇的悼词,并在租房的院子里,用火烧了,以期能够寄给他。

  小舅是因为摩托车车祸而离世的,他没有碰到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碰到他。他就那样骑着骑着摔了个跟头,有人发现他时,他已昏睡了过去,从此再也没有醒来。母亲说小舅很可能患了心脑血管疾病,就像后来外公那样,有脑溢血的可能。只是这都是我们的猜测,答案已经随着他的离去而永远的成了一个谜了。然而不管是宿命还是疾病,小舅已然离开了我们。外婆家也随着他的离去而悄然发生了变化,起初我们并未意识到这变化有多猛烈,可渐渐地所有人都明白外婆家已再也不是以前的外婆家了。它变得无比的陌生,陌生的让我几乎快要认不出了。

  之前的外婆家是我的天堂。所谓的家只不过是两座砖瓦房,一大一小。大的用作客厅和卧室,小的是厨房和放杂物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就像许多地人家一样,栽种了一些花草和青菜。我不知道在大房子里睡了多少个日夜,度过了多少个春秋。房子算不上宽敞,但却干净、整洁、温馨。那是爱的海洋。外婆家的几个邻居是和外婆一样的房屋,他们的院子相连,那是可供我们玩耍的乐土。每家都没有大门,他们也毫不担心会丢东西。到了吃饭的时候,几家人就会聚在一起,或在树荫下,或在院子里的石台上,每家都端着地道的饭。从某种程度上说,外婆和那些邻居是一家人,他们休戚与共,共同的生活,一起建造了那个年代属于他们的家园。村子里的人们都很朴实,一家的亲戚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亲戚。对于像我这样的小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我们会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玩。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一切都变了。邻居们吃饭不再出门,原本一眼望去连成一片的院子也被高高的围墙阻隔成一个个孤零零的封闭空间。人们不再无话不谈,偶有见面,也只是尴尬一笑,随即便是无声的沉默。之前人们在一起也是沉默的,男人们围坐在一起,抽着烟也不说话。只是那时候人们心意相通,即使沉默也是轻松的,沉默是为了更好地交流。而现在这种沉默却显得有些压抑,沉默中聚积了太多的复杂情愫,让人有些沦陷,倘若多呆一会便会紧张兮兮,喘不过气来。


  (https://www.lw00.net/816/816101/9223214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