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11章 被抛弃的原配(10)

第11章 被抛弃的原配(10)


今天的二道沟生产队特别热闹。

  治安队民兵在后半夜巡逻的时候就发现了张贴在村里的那些大字报。

  这一天,是1970年10月16日,农历9月17,月亮只缺了一个边,依然是明晃晃的。

  宁安和小桔子张贴的告示采用了各种颜色的纸张,老红纸、泛黄白、紫红,每一张都非常大,贴的又很多,想看不到都不可能。

  民兵们凑近看了看,大概看出内容是和知青有关的。他们经过了扫盲,认识几个字,但是认不多,再加上月光虽亮,但距离阅读所需要的亮度还是有点距离,他们也没有细看具体内容。

  几个人面面相觑,怎么回事?有人在大队部门口贴大字报,他们竟然一点动静都没听见?

  知青们刚来,谁会贴他们的大字报呢?难道这批知青有问题?还是他们在一天时间里就得罪人了?

  带着这样的疑惑,民兵们出了大队部在村里转了一圈,又发现了很多相同内容的大字报。

  他们头有点大,贴大字报倒是没问题,三四年前特别流行,这两年热度降下来不少,但也还是有人贴。你光明正大的贴啊,干嘛大半夜的贴?

  还有,这根本不是大字报的问题,半夜村里有人来回窜,他们没发现,万一这人要是干坏事,他们岂不是也发现不了?这还了得!

  转了一圈,今天负责巡逻的民兵就敲开了治保主任家的大门,然后他们又敲开了大队长家的大门。

  大队长拿出了自家的手电筒,照着亮把告示内容看了一遍。然后整个人就陷入了沉默。

  几个民兵有点忐忑,问道:“队长,怎么回事啊?”

  大队长表示:“你们巡逻队不是有手电筒吗?但凡你们打开手电筒,照着亮好好看一看,就不至于大半夜去把我叫起来啊!”

  这群小瘪犊子,就为了省点电池,手电筒从来不舍得用。又没让他们自己买电池,至于这么抠门吗!

  几个年轻民兵嘿嘿乐,“那啥,这不是习惯了吗?这说的是啥啊?”

  “是啥?是有人做好事了。告诉你们这群年轻人,别看城里来的知青长得好看就一头扎进去,人家是有对象的。”

  “啊?”

  “啊什么啊!别以为我不知道,今天你们几个也往知青院那边溜达去了。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那个叫王保红的知青,有对象,人家打算回城结婚的,看不上咱们村里的泥腿子。你们可别想岔了,别人家对你们笑一笑,你们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了!人家对着你们笑,可能就是想哄你们帮着出力干活!”

  “不会吧?”

  “不会什么不会!下地干活多苦?多累人?城里孩子要是受不了,决定找个人结婚,让自己过得轻松一点,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万一人家以后回城,可不光男的能干出陈世美的事来。女的也可以。”

  “哦。”

  “回家给你们的姐妹们也都提个醒,男同志里李长卫也是有对象的。别挨太近了。而且,他家里人全都是下放的。”

  最后这一句,大队长压低了声音说的。

  现在形势有点乱,下放的不见得是坏人,但是,和下放人员勾连绝对没好处。单从趋利避害这方面来说,他也不想见到本村年轻人去趟这样的浑水。

  别说什么雪中送炭以求后报,就怕没等到后报就先把自己搁进去了。

  而且,不见得都是坏人,也不见得都是好人啊,他们怎么分辨究竟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

  他们能做的,就是不要落井下石,这就很可以了。

  “队长,哪还用我们提醒啊,这么多呢,明天一早,大家都能看得到。”

  大队长笑道:“也是,我都老糊涂了。就在这儿贴着吧,明天一早跟大家都说说,既然人家贴出来了,咱们最好听劝。听人劝,吃饱饭。”

  停了一下,他又说道:“你们也别想着城里人过的都是好日子,这上面说了,有的城里人,七八口子挤在两间屋里,连个下脚地都没有。一个人挣工资养活一家子吃白饭的,日子比咱们还苦呢。行了,没什么事,都该干嘛干嘛去。”

  第二天,生产队上工的铜锣声比平时早了十五分钟,伴随的还有大队会计的喊声:“所有社员同志到晒谷场集合。”

  晒谷场是村里的重要场所,旁边有个老戏台子,村里搞活动都在这儿,放露天电影也在这儿。

  赵凤霞刚吃完饭,还没来得及洗碗,一听声音就疑惑道:“怎么比平时早呢?又出什么事了?”

  嘴里嘟嘟囔囔,人已经麻利起身往外走了,还不忘叮嘱江学工:“走之前把碗洗了,不然我中午回来就不好洗了。”

  “放心吧。”

  宁安喝完最后一口粥,拿出手帕擦了擦嘴,追上了赵凤霞,说道:“妈,等等我,我也去看看。”

  她来了以后还没在村里逛过呢。

  江学工在后面喊:“快点回来啊,咱还得去上班呢。”

  “知道了,误不了。”

  娘俩到达晒谷场的时候,这儿已经有好多人了。

  大队长拿着个大喇叭站在戏台子上,看到人来的差不多了,就喊道:“都安静,听我讲。”

  喊了好几遍,底下叽叽喳喳的聊天声才小了下来。

  “咱们大队来了五位知青,今天就要开始和大家一起劳动了,我们欢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希望他们能用自己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农村人一起进步。”

  “另外,我要说一下,昨天半夜,咱们大队突然出现了一些大字报,介绍了这几位知青的情况,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诉咱们,知青们来到这儿,是来搞建设的,不是来谈对象的,让咱们社员,尤其是青年社员和知青保持合理的距离。不要谈对象。”

  “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件事。具体的内容等会你们自己看。我知道有的人不识字,所以,我安排了几个识字的人在每个点守着呢,你们要是看不明白,就问。行了,散了,都去看看,等到下次敲锣,就去上工。”

  大队长说完,大家就地解散,聊天声又响了起来。

  “谁贴的啊?”

  “可能是知青吧。瞧不上咱们泥腿子,一来就警告咱们,让咱们别挨人家太近了!嫌弃咱们呢。”

  “拽什么啊?都下乡了,还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呢?省里的专家都来和咱们一起种地,他们不过就是些刚毕业的小兔崽子,还能比专家厉害?”

  “厉不厉害的不知道,反正人家瞧不起咱们!”

  有人已经看过了完整的大字报,对于这些说法不太认同:“我感觉不是知青贴的,那上面说,李知青全家下放了,这要是知青贴的,能写这个?”

  “说不定是别的知青贴的呢!”

  “那倒也有可能。”


  (https://www.lw00.net/2604/2604376/1111109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