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36章 被抛弃的原配(35)

第36章 被抛弃的原配(35)


宁安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接下这个任务,主要是她自己也想做点什么。

  她没有换工作,还是以“顾问”的身份加入的。

  后勤连其实光是养猪种菜就挺忙了,宁安的副业生产也没有局限在连队里,她动员了一下丁嫂子,由她出面,说服了一些军嫂加入进来,共同发展规模化养殖业。

  养殖的种类扩大到了鸡、兔子、水貂、奶牛。

  种植的东西除了蔬菜,也增加了一些用作饲料的粮食作物。

  这些工作,都得到了部队的大力支持。就连住楼房的一些军嫂也加入了进来。这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军嫂都有工作,有的就是在家里带孩子操持家务,一看其他人都干的热火朝天,自己也就闲不住了,主动找到丁嫂子和宁安,想要出一份力。

  战士们闲下来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忙。大家都干劲十足,为了满足养殖需求,荒地都开出来不少。

  宁安的角色,除了“技术顾问”,还增加了一个兽医。

  规模化养殖最怕疫病,宁安利用图书管理员的优势,搜罗了一些兽医药方面的书籍,自学成才以后又选了几个有潜力的战士和军嫂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了最基本的兽医知识,差不多的小问题都能解决。

  后来,这些基础产业衍生出了生产貂皮大衣、护肤品(貂油)、熟食(兔子和鸡)、奶粉奶酪的深加工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宁安算是不负所托。

  她这一忙,就是近两年的时间。虽然很多事情不必亲力亲为,但是她是个“抓手”,是张罗事的“协调员”,琐事还是有不少。

  等她稍微闲下来的时候,已经到了1974年的春天。这个时候,规模化养殖已经初现成效,参与进来的军嫂们都能按月稳定的领工资了。

  宁安更不用说,光是在部队就领了双份工资。部队领导还把她做的事情写成报告向上汇报,给她评了个“全国劳动模范”。

  在如今这个时代,“全国劳动模范”的含金量非常高,宁安还去了一趟京城,受到了最高领导的接见。

  她在京城接受了多家报社的采访,带着大红花的照片上了报纸,宁安收到了样报,她自己还买了几份寄给爹妈瞧,她跟领导的合照也寄了回去。

  江学工和赵凤霞高兴得眼睛都红了,完全忘记了国人特有的矜持,身上揣着报纸和照片,走到哪儿就炫耀到哪儿。

  “看看我闺女,上报纸了。”

  “我家安安真上相,看着跟真人一样好看。”

  “还跟领导合影了呢。”

  他们还跑到县城照相馆,买了好几个相框,把报纸和照片都分别装了进去,挂在了一进堂屋的那面墙上,确保每一个进江家的人,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宁安和领导的合照。

  为此,赵凤霞都不再低调了,家里大门整天开着,欢迎大家来串门。反正她现在也不怕了,政府大力提倡农民养猪养鸡呢,她养的多是响应政府号召。她家安安因为养猪特别厉害,还被大领导表扬了。

  而且,她老亲家是安德市一把手,这件事他们虽然没有对外说,但是却给了她非常充足的底气,让她明白且坚信,她做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

  二道沟大队也很有意思,专门办了一场宣讲会,大队长亲自朗读了报纸上的文章,还把赵凤霞请上台说说感想。

  大霞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让孩子上学,好好读书,学的多了、见的多了,脑子就灵活了。”

  宁安跟小桔子说:“我妈觉悟好高。”

  小桔子赞同道:“确实难能可贵。”

  每一个父母,哪怕再怎么佛系,再怎么跟孩子说“父母不指望你有大出息,只要你平安健康就好”,本质上,内心里,他们依然期盼着,盼着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盼着孩子能够光宗耀祖,让他们脸上有光,让他们能出门炫耀。

  你平安健康就好,你如果能平安健康的同时还能建功立业,那就更好。但如果平安健康和建功立业只能二选一,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平安健康。

  宁安对这种父母心态十分了解而且理解,谁不盼着孩子能一代更比一代强呢?只要不是那种不顾孩子意愿拼命压榨孩子的情况,就还好。

  但是,理解归理解,宁安还是很庆幸自己此刻没在生产队待着,不然自己也要上台说两句,还要陪着老妈在村里逛,听着她吹嘘自己,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尴尬的。

  她回到部队之后,东北军区其他几个驻军、全国各地的部队后勤连都纷纷来取经。

  刚刚松弛下来的宁安一下子就忙到了夏季结束。

  周永川是既骄傲又后悔。妻子那么能干,他觉得特别骄傲,但是宁安太忙了,他们两口子相处的时间都变少了。

  但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大概还是会去炫耀的。宁安的才能不应该被埋没。他能做的,就是在忙公务之余,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宁安,带着自己的兵帮她一起搞副业生产。

  不光他如此,那些妻子加入了副业团队的军官们也是如此。军嫂们支持丈夫工作,做丈夫的,支持一下妻子创业也是应该!

  丁营长就格外积极!丁嫂子让他干啥就干啥,一秒犹豫都没有。而且,他私下里向周永川表达了对宁安的感激之情,并拜托他代为转达。

  谢什么呢?

  感谢宁安让丁嫂子变的积极上进了!

  用老丁的话说,他媳妇这人什么都好,性格好,也能干,不干涉他的事,对他全力支持,对他的战友也很好,但就一点,确实不大好,“不学习,不上进,还爱说脏话。随军那么久了,扫盲班她是一次也不去,数数都数不到100。”

  对于说脏话这点,宁安是深有体会的。她刚认识丁嫂子的时候,虽说挺喜欢丁嫂子爽朗的性格,但确实不怎么和她聊天,因为丁嫂子话说不了几句,五分钟之后就开始往下三路跑,宁安哪怕是已婚人士,也有点接受不能,未婚大姑娘们更是对她敬而远之。

  但是搞副业生产这事,宁安觉得丁嫂子很重要,硬着头皮把她发动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宁安带着她不停的和领导打交道,丁嫂子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说话注意分寸了,扫盲班也开始积极地去了,宁安觉得,丁嫂子在搞事业的过程中找到了进步的动力。所以她自己主动开始想要进步了。

  老丁说:“我不是嫌弃我媳妇,但是,她现在进步了,我觉得更高兴了。”

  东北开始猫冬的时候,宁安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有点妊娠反应,但是不严重。

  周永川激动兴奋紧张无措,打电话向秦主任请教,又拍电报邀请赵凤霞来照顾宁安,还去向产科医生咨询了注意事项,详细的记在一个小本本上。每天严格执行医生的建议。

  什么能吃,吃多少,什么不能吃,要坚决忌口,什么事情能做,必须做,什么事情要坚决禁止,宁安被他弄得都开始烦躁了。

  好在赵凤霞及时赶来,解救了她。

  宁安一看见她就告状:“妈,你看他,现在就开始欺负我!”

  赵凤霞笑道:“别瞎说,他是为了你好,就是有点紧张过头了。”

  她跟周永川说道:“你也是,医生的话要听,但也不能全听,坚决不能做的事执行到位,别的都差不多就行。你管这么严,她心情不好了,一切都白搭。”

  周永川抹了一把脸:“我就是太紧张了。妈来了,我就能好点。”

  他第一次当爹,也没伺候过孕妇,自然是一切小心为上,现在,经验人士到达现场,他心里就有谱了。

  他妈秦主任还想请假过来看看,被他阻止了,秦主任可能是有点理论知识,但是她动手能力不行啊。

  “您就不用来了,孩子和孕妇有可能用到的东西,您多帮我张罗点,给我寄过来就行了。”

  秦主任给他寄了很多白棉布、豆包布、棉花、还寄来了好几罐奶粉。

  她打电话说:“奶粉是给宁安补身体的,过段时间我再寄,那才是给孩子的。”

  “我们这儿养牛场有鲜奶供应,安安每天喝鲜牛奶。”

  秦主任:“……还有那些布,你别看皱皱巴巴的,都是新布,我又洗又揉的弄了好几遍,都软乎着呢,你收到了以后再洗了晒一遍,棉布给孩子做小衣裳。豆包布给孩子做尿布。棉花给孩子做屁帘。嗨呀,大霞都懂,我用不着跟你说。还需要什么你想起来再告诉我。等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去伺候月子。”

  “不用了吧。”

  “要去的,我虽然不会做饭,还是我能洗洗涮涮啊。儿媳妇生孩子,我当婆婆的不到场,这事说不过去,安安还以为我不重视她呢。虽然大霞在那儿了,但是我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心意和行动都得做到位了。这是我们婆媳相处之道,你不懂。”

  “那等预产期快到了再说。”

  宁安整个孕期都很平稳,早期轻微的妊娠反应过去之后,她几乎没有任何不适的到了孕晚期。

  周永川被她的淡定感染,也变得淡定起来了。

  但是预产期将近的时候,一向淡定的大霞开始紧张起来了。她对于生孩子有一种植根于心底的恐惧,担心自己的悲剧会在女儿身上重演。

  宁安耐心的安慰她,告诉她孕期做了好几次检查,一切都非常好。并且听从她的建议,预产期前一个星期就住进了医院。秦主任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部队。有她的陪伴,大霞的情绪稍微好了一点。

  孩子是踩着预产期的点来到这个世界的,是个7斤2两重的小姑娘,一出生就有了乌黑的头发,脸上的小绒毛都非常明显,小嘴巴长得和宁安一模一样,眼睛还没有睁开,看不出来像谁。

  周永川刚才在外面等待,紧张的直哆嗦,看见宁安从产房里出来,赶紧冲了上去跟着回了病房。

  “安安,你怎么样?还疼吗?”

  之前阵痛的时候,把他吓坏了。

  “没事了,就是累。你去看孩子,我要睡一会。”

  “好好好,你睡,我陪着你。孩子妈抱着呢,你不用担心。”

  小桔子跟宁安说了说孩子的情况,知道孩子跟着奶奶和姥姥,她就放心的睡了。

  生孩子是个体力活,尤其是像她这种半夜生孩子的,就相当于熬夜干了件耗神耗力的大事,累死了,上下眼皮直打架,根本就睁不开。

  秦主任抱着孩子,大霞跟周永川一样,紧张过度,全身哆嗦,抱不了孩子,只能在旁边看着。她其实更想去追自己的女儿,但是腿也不听使唤,让女婿抢了先。

  这会稍微缓过劲来了,知道母女平安,女婿还在女儿病床前嘘寒问暖,她也就不急于一时了,就开始夸孩子:“瞧这孩子,长得多好看,这头发多黑!”

  秦主任:“你看我们这小手,手指头多长。我跟你说,这是一双弹钢琴的手。”

  她声音很轻,和大霞头对头窃窃私语,就怕吵着孩子和宁安。

  “这孩子胎毛这么重,肯定是因为安安怀孕的时候吃的太好了。”

  “胎毛最后都会掉的,我孙女会变得和她妈妈一样,白白嫩嫩的。”

  俩人抱着孩子悄声回了病房,看见宁安睡得正香,就没再说话,把孩子放在了小床上。老人的观念里,刚出生的孩子不能一直抱着,不利于骨头成长,得让她躺在平整的床上,这样对骨骼发育好。

  秦主任小声跟大霞说:“我去给老周打个电话,再给你家老江发个电报,告诉他们这边的情况,让他们不用担心。”

  大霞也站起来,说道:“我回去给安安煮点小米粥带过来,永川在这儿看着,遇到事情就叫护士。”

  周永川:“……”

  他跟秦主任说道:“妈,你等会再去打电话吧,我怕我一个人应对不了,等妈回来了,您再去。”

  秦主任笑道:“行吧行吧,刚当上爹,就是不靠谱,学着点。”

  赵凤霞也笑道:“头一回嘛,难免的。你俩先在这儿待着,我一会就回来。”

  宁安睡了一个多小时就醒了,孩子也恰在此时睁开了眼。

  周永川和秦主任都上前问她:“感觉怎么样?要叫大夫过来吗?”

  宁安跟秦主任说:“挺好的,您把孩子抱给我。”

  秦主任把孩子抱过来放在里侧,看宁安侧身给孩子喂奶,赶紧背过了身。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宁安是坚持母乳喂养的。初乳里含有很多免疫物质,能够帮助孩子抵抗病毒。母乳喂养的宝宝,半岁以内基本上不会生病。而且,母乳还会增加母亲和孩子的亲密接触,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当然了,如果条件不允许,奶粉也是挺好的选择。新手妈妈也没必要给自己施加太多压力,孩子的需求固然重要,母亲的情绪也同样重要。


  (https://www.lw00.net/2604/2604376/1111106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