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章节目录 > 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绝古今

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绝古今


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绝古今

    天幕上。

    立政殿。

    李世民靠在床榻上,怀里的女子拥有一张清秀的脸庞。

    鹅蛋脸、柳叶眉、丹凤眼。

    本是古典端庄的气质却被一丝病气缠绕。

    李世民紧紧的抱着女子。

    无声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滴落在女子的单衣上。

    怀里的女子有气无力的细声慢道:

    “长孙氏人是因妾才跻身高位。”

    “既非出于德行,为保其安稳,请陛下切勿授予他们要职,给他们一个小官闲职糊口就足够了。”

    “妾对百姓并无恩德,死后请陛下不要大办丧事,连累百姓。”

    “借着山势下葬,不需起坟,不用棺椁,所需陪葬器物用些木器、瓦器已可。”

    话语落罢,女子缓缓从单衣内取出了一个小瓶,说道:

    “陛下还记得这个吗?”

    李世民泣不成声的点点头。

    “自陛下重病不愈的那段时间起,我便将它带在身边……”

    “以求随时可以追随陛下于九泉,绝不做吕后那样的人……”

    “但是……二郎……”

    “我实在不愿离开你呀……万一我害怕了,如何找你们呢?”

    李世民沙哑着嗓子道:

    “我抱着你呢,我是天子,伱是皇后……”

    “上天会保佑你。”

    女子慢慢闭上眼睛,微笑道:

    “是呀,二郎是天子……所以要坚强……”

    “现在…观音婢……要先离开了……”

    瓶子自手中滑落,女子的头轻轻靠向肩膀。

    李世民弓着背,紧紧抱着已无声息的怀中人。

    脸死死的贴在女子耳边,整个人忍不住发抖。

    “啊……啊……”

    张大嘴巴,失声的喉咙却只溢出阵阵哽咽。

    双目游离,泪水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流下。

    殿外。

    不知跪了多久的宫人们突地听到一声悲痛欲绝的哀嚎。

    “观音婢!观音婢!”

    悲恸的哀嚎声久久不散。

    ……

    【公元636年六月二十一,太宗皇后长孙氏于立政殿病逝,享年三十六岁。】

    ……

    {长孙皇后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知性的皇后了,美貌,智慧,才华,性情,手段,家世,亲情,爱情,政治敏锐度,所有女人想要拥有的她几乎都有了。}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身体不好,生命短暂,但这唯一的缺点又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思,就像残缺的维纳斯一样,很难说到底算不算缺点。}

    {李世民:鲨了你!}

    {李世民一辈子最在乎的另一半只有长孙皇后,只要是和长孙皇后沾亲带故的就没有被李世民亏待过。}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也是亲自教养嫡子嫡女,连皇位继承人也只考虑过嫡子。}

    {观音婢啊,历史上少有的谁也挑不出毛病的贤后,她薨逝之后,李世民基本上就是崩溃状态了,整个李家也乱套了(大哭)}

    {要是她不死,李承乾和李泰的矛盾也不会闹开,也不会出了后面那么多的乱子。}

    {从十三岁就开始陪伴着的青梅竹马啊!}

    {还有小兕子,死的时候才十二岁。}

    {小兕子呀,她的阿耶一定希望她像小犀牛一样健壮,可惜了…二凤失去女儿后痛哭流涕啊。}

    {所以魏征再上《十渐疏》的时候,李世民都要放飞自我了。}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头一次在自家二郎的脸上看到了害怕二字。

    “阿耶!”

    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倒在地,李世民重重的叩首在地。

    李渊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其余两个神色晦明的儿子。

    暗自叹口气。

    “你领兵回去吧,回长安去。”

    李元吉意有所动,李渊轻轻的瞥了他一眼。

    “你和太子,在这里陪我。”

    “哪也不许去。”

    李建成慢慢闭上眼,李元吉恨恨的瞪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仰头看着李渊。

    这一刻,两人像一对父子。

    “去吧,二郎。”

    “回家去吧。”

    “有阿耶在。”

    ……

    大唐。

    “观音婢……观音婢……”

    李世民颤抖着握着长孙皇后的手。

    嘴里念叨着她的小名,眼泪止不住的流出。

    而一旁李承乾死死的咬住嘴唇,无声抽泣。

    另一边的两个幼崽则忍不住扑到长孙皇后怀里。

    “阿娘!呜呜!小兕子不要阿娘死!”

    正在哭泣的李世民看到稚嫩的小兕子。

    眼前一个恍惚。

    一瞬间,他好像看到观音婢领着小兕子愈走愈远。

    他茫然四顾。

    不知何时,身边的承乾也不在了。

    眼前逐渐发黑。

    失去意识之前。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孤家寡人。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

    殿内一片寂静。

    望着酒杯里的倒影,李治眼里闪过一丝悲戚。

    阿娘……

    她这一生救了很多人命,从直言犯谏的魏征到被阿耶迁怒的养马宫人。

    并不因对方的身份地位而轻视生命的价值。

    她这一生也进了很多良言,在各种政事政务上给予阿耶启发,帮他规避错误,不会因为阿耶急躁脾气而由他任性。

    她将悲悯与慈爱洒向了她能顾及的所有人。

    ……

    大汉。

    刘邦吕雉默不作声。

    两人都不傻,能让“吕后”二字成了这种震慑。

    足见其当政之时是多么威势赫赫了。

    刘邦暗自感叹着这女子的深明大义。

    吕雉暗自感叹着李世民的悲痛欲绝。

    两人不经意间对视一眼又快速分开。

    他/她才不可能如此!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紧紧的握着许平君的手。

    许平君静静的望着他。

    “还好……你还在……”

    将头埋在许平君的脖间。

    刘病已喃喃念叨着。

    ……

    大明。

    朱元璋握着马皇后的手。

    “唐太宗算是坚强的了。”

    感叹一声,朱元璋又缓缓道:

    “换了咱……嗯?呸呸呸!”

    说了一半,立觉不对,连呸三下,狠狠的拍了嘴巴一下。

    “没那些乱七八糟!没有!”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随后又心疼的摸着他的嘴,没好气道:

    “你可真是,对自己都下这狠手?”

    “都红了!”

    朱元璋傻呵呵的笑着道:

    “没事没事,等孙儿出生,咱们就回凤阳老家去看看。”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躺着摇椅上,一动不动。

    朱高炽与朱瞻基也不搞鬼了。

    ……

    清·康熙时期。

    康熙望着天幕。

    唐太宗选子不出长孙皇后。

    朕又何尝不是呢?

    只希望……太子不会……

    唉……

    ……

    【公元639年,高昌王麴文泰屡屡拦截西域各国向唐朝进贡使者和过往商旅,与西突厥联兵进攻伊吾,封锁河西走廊。】

    【十一月,李世民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

    【麴文泰“及闻王师临碛口,惶骇计无所出,发病而死!”其子麴智盛继位。】

    【八月初八,投降唐朝。】

    【九月,灭高昌国,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并在此驻军。】

    【自两汉之后,西域东部领土再次归于中华管控。】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对于什么帝后情感无动于衷。

    不同于暗自抹泪的卫子夫。

    他更关心这安西都护府是不是实控了西域。

    只要能保障丝绸之路这条黄金商道的畅通与安全。

    中华的政治、文化、军事实力就可以逐步影响西域诸国。

    汉家文化也能在西域再次回归。

    这不比你那不知所云的儿女情长更来的重要!

    北方那个什么薛延陀可是占了北突厥的所有地盘!

    这又是一个大患。

    汉武帝冷静的思考着。

    帝王感情,人生调剂。

    漠北大患,必须诛除!

    ……

    【公元645年二月,李世民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

    【此次,唐军攻占玄菟、横山等十座城,迁徙七万人到唐朝,斩获高句丽首级达到四万余级,而唐军士兵战死不到两千人。】

    【公元646年,薛延陀首领多弥可汗拔灼反叛。】

    【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薛延陀灭亡。】

    【唐朝遂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

    【开边疆,通丝路,破强敌,威四海。】

    【李世民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看着天幕暗自念叨着。

    李世民把整个大唐拔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否则唐是比不了汉的。

    高惠文景武昭宣,哪怕是惠帝也都在明君线以上。

    就算是后汉地板砖的桓灵二帝也各有作为,或者光看武功,桓帝干的比文帝都好。

    大唐如果没有李世民只怕很难一统天下,隋末可以和唐抗衡的割据势力其实真不少。

    也不知道朕的大宋皇帝会如何。

    赵匡义叹口气。

    也不求如唐太宗这般,只要能把燕云十六州拿回来。

    后代子孙就算光祖耀祖了。

    这要求不高吧?

    ……

    大唐·宣宗时期

    李忱仰观天幕,对着满朝文武捋须朗声道:

    “太宗皇帝乃千古一帝!”

    “在文治民生上,接手的是隋末战乱后的十不存一的人口,隋炀帝把八百六十万户折腾到不到两百万户。”

    “然而就是这样,太宗皇帝却依然能边打胜仗边财富积累,粮价是前所未有的最低。”

    “二十三年的时间,让大唐百姓人口达到四百万户!”

    “贞观之治实为至治!”

    殿内大臣也俱都昂首挺胸。

    李忱又语气高昂道:

    “在军事疆域上,我大唐平定天下的六大战役,四场是太宗皇帝指挥的!”

    “还有西征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西突厥,东征高句丽。”

    “光复沦陷三百年的西域和辽东,南败吐蕃中天竺。”

    “登基以后总共灭掉七国,打败三国,彻底扭转五胡乱华以来三百年乾坤,从隋末废墟缔造贞观之治!”

    “文治武功再造华夏!”

    “壮哉!我大唐太宗文皇帝!”

    ……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含风殿。】

    【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葬于昭陵。】

    ……

      天可汗之后就没啥可说的了,要细说也能说。

        但那就写的很难受了。

        寻思了一下,后面那些不算很重要的东西还是放弹幕里吧。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405/2405402/1111084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