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三十四章 筹备工厂

第三十四章 筹备工厂


“鲜儿,咱们跟爹娘一起会回屯里住一段吧。”

    不愿意应付镇上的人情世故,朱传文就准备带着鲜儿回放牛沟住一段。

    虽然有一点改变世道的心,但朱传文也不愿意完全出卖自己。

    如果不是不想管太多的事,朱传文也不会放任自己地盘的民政,给当地的乡绅自理。

    “好我也想回屯子里住一段,陪陪爹娘了。”

    鲜儿脸色阴晴不定的变了几变,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鲜儿并不是对屯里,对朱开山和朱魏氏有什么意见。

    相反因为鲜儿舍了爹娘,跟朱家闯到了关东。

    朱家一家都很善待鲜儿,相处的都很好。

    朱开山和朱魏氏不要鲜儿照顾,让鲜儿住在镇上就是例子。

    主要是两个人成婚七八年,都没有要孩子,鲜儿有点愧对两个人。

    “你放心,爹娘那边我来应付,不会让你为难的。”

    两个人这么长时间没孩子,前几年是因为朱传文考虑着鲜儿的年纪不大,有意不要。

    后面就是朱传文被满清收编,常时间在外驻守,两个人聚少离多,没有要上,毕竟这种事还是要讲究一点缘分。

    “老朱大叔,你们一家的辫子呢?”

    回屯之后,老朱家先被别人注意到的就是头上的辫子没有了。

    “剪掉了,都是民国了,谁还那留腐清的辫子。”

    朱开山边赶车,边对着屯民回道。

    “剪了好,剪了干净利落……”

    “这不是跟假洋鬼子一样了吗,难看死了!”

    屯民碍于老朱家的身份,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都是支持称赞的态度。

    但小孩不在意这些,没那么多的顾及,心里怎么想也就怎么说。

    这属于审美的扭曲,二百多年的思想毒害,想要扭转需要时间。

    “你们都是谁家孩子,哪一个都不能跑,都给我把辫子留下,要不然一个都别想跑。”

    朱传文对着一群看热闹的小孩威胁道。

    “快点跑啊,我不要被剪辫子!”

    一群小孩立马作鸟兽散,孩子受到的教育就是远离兵和匪,对朱传文的身份天然畏惧。

    朱传文就算友善,起码也相当于巡捕的威慑。

    放牛沟和元宝镇的孩子,熟悉民团的风格还好一些。

    在其他地方,朱传文的名声,说是可以止小儿夜啼都不奇怪。

    “跑也没有用,在放牛沟不允许还留辫子的娃娃存在。”

    朱传文在心里想到,那些成年人也就算了,思想固执,不好改变你,但孩子可塑性强,不好耽误。

    回去就要跟里长商量,要把孩子的辫子剃了。

    然后进行一些新式学堂教育。

    等到二十年后,这些人也就可以大用。

    随着老朱越来越发达,放牛沟老朱家的院子,也是一再经过扩建。

    到了目前,不只是有长工们和佣人们住的院落。…。。

    老朱家三兄弟,也各自有自己的小套院。

    “你们收拾吧,我到田里看看去。”

    刚回到家,朱开山就又惦记起了地里的那点庄稼。

    请再多的短工和长工,都不耽误朱开山亲自下田。

    “爹,我跟你一起去吧。”看着传武没有跟着一起去的意思,朱传文决定自己跟过去看看。

    两个人到的时候,长工们在把头的带领下,为大豆田除草。

    这是朱传文老家山东的种田方式。

    人多地少的原因,山东讲究的是精耕细作,没有更多的田,只能在怎么提高单位亩产上做文章。

    关外本就土质肥沃,又是人少地多的情况,采用的是粗犷式种田。

    一眼望去,老朱家的庄稼就要比其他人长势好上很多。

    “崔把头,豆田还需要几天,那几晌烟田,也需要人手了?”

    朱开山对着领头的长工问道。

    “东家,伙计们都卖了死力气了,耽误不了进度。”

    崔把头对着朱开山回道。

    按着原剧情,这个人原本应该有点刺头,不太服气朱传文的管理。

    但现在是朱开山直接管理长工,朱开山当然更会管理,还有朱家势力更大的原因。

    这崔把头没有一点刺头的迹象。

    给老朱家种田,表现的跟帮自家种田一样。

    “好,这段时间辛苦大伙儿了,今天给大伙儿加餐,酒肉管够。”朱开山听了之后,对着长工们鼓励道。

    长工的日子,其实大部分都不算难过,尤其是在地多人少的关外。

    在农忙的时间,长工们吃的比地主本人都要好。

    这个年代的地主,很多自己都不能保证每天喝酒吃肉。

    但是需要帮着保证长工们吃好喝好,要见荤腥,要有酒水。

    老朱家给长工的待遇最好,是因为老朱家精耕细作,比其他地主家里的活重。

    但就算最普通的待遇,地主也要保证长工吃上干饭。

    “快谢谢东家,大伙儿一定都好好的干,不辜负了东家的厚待。”

    崔把头对着伙计们喊道。

    “谢谢东家(谢谢东家)!”听到加餐,伙计们的动作确定是明显轻快了不少。

    “这崔把头能处,有活儿了他是真上。”

    看到长工们干活卖力,朱开山心情好了不少。

    “确实可以,今年收了之后,他们有谁想搬过来,就让他们搬过来了吧。”

    朱传文点了点头。

    可以考虑让这些人搬到朱传文的地盘安家。

    乱世之中,一份太平当然也是一种馈赠。

    “爹,情况还行。今年可能会欠收一点,但是情况总不至于太差。”

    两个人巡视了一圈之后,朱传文对着朱开山肯定的说道。

    朱传文怎么也多年种田,算是一个老农民,缺少了各种现代工具和科技之后,肯定会影响一些发挥。

    但种田的经验不管什么年代都通用,不会受影响。…。。

    “开山兄弟,你又到田里来了,要我说咱放牛沟就你种田种的最好,还是你们山东山最会伺候庄稼。”

    回去的路上,两个人遇上了监督着长工干活的韩老海。

    这个人有一点印象流地主的意思,每天就是背着手,在田里悠哉悠哉的转悠,对长工们指指点点。

    “哪有什么会不会伺候,多干活庄稼自然就能长的更好。”

    朱开山谦虚的说道,种田虽然是体力活,但技巧同样也不少。

    “说是这么说,但是又有谁愿意受这个罪呢,也就你们山东人吃点得了这份苦。”

    韩老海回道,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被这片肥沃的徒弟惯的。

    不用太费心的打理,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在这边土地上太容易生存,自然就没有那么大压力。      

    同样都是封建来的,关外和关内,在良种和农具方面就有很大的代差。

    山东人迁徙过来种田,对当地人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关外的农业技术进步了好多。

    “传文,今天怎么是你跟着你爹到田里来了,传武呢?”招呼完朱开山之后,韩老海对朱传文问道。

    作为韩秀儿的老爹,韩老海最惦记的自然还是传武。

    对于秀儿喜欢传武的事,韩老海是绝对的支持。

    除了看上了老朱家的条件之外。

    也是真的看上了传武的人。

    就看中了传武的热血和冲动,不好被人欺负。

    在关外来说,脾气火爆一点从来不是坏事。

    “我过来了,传武就留在家里了。”

    在韩老海面前,朱传文没帮着传武说好话,也没有说什么坏话。

    对传武和秀儿的事,朱传文完全随缘。

    就算是传武不娶秀儿,秀儿也绝对不愁嫁。

    传武这种倔驴,愿意单着就单着就行。

    老朱家儿子多,也不指着一个传宗接代。

    “开山兄弟,传文难得回来一趟放牛沟。给个机会,让我做东,明天你们都来我家吃饭怎么样?”

    韩老海眼珠子一转说道。

    这老登能置下这么大的家业,肯定是有脑子的。

    请老朱家一家吃饭,既可以讨好朱传文,又可以帮着秀儿创造和传武相处的机会。

    “何必这么麻烦,传文回来正好想请一下乡亲,你直接带着嫂子和秀儿过来就是了。”

    朱开山不太想这样跟韩家太密切。

    主要是传武明显没有看中秀儿,也就不去造成更多的误会。

    本身就是自由恋爱的朱开山,对儿子的婚事,还是比一般的封建家长开明。

    朱传文请的是里长、屯里大族的族长和村老等村里头面人物。

    韩老海作为屯里少数的地主,勉强也有资格。

    这算是朱传文对当初的天使投资人,表示一下亲善的态度。

    接下来一段时间,朱传文就是下午到团部处理公事。…。。

    下午回来放牛沟休息顽耍。

    近一段时间,事情其实也不多,民团有不少的连队驻防在各个路口。

    朱传文只需要了解有没有各方的溃兵要进入自己的防区就行。

    有需要的话,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拉练一波。

    到路口震慑一下,实际的争端并不多。

    朱传文暂时比较轻松。

    也就有时间规划一些进一步的发展。

    自己的人手已经不少,已经是一个现代满编团。

    这些人还是自己培养多年的老兵。

    拉出去随便就可以做一个班长,带一个班新兵。

    想要扩兵的人才基础已经有了。

    制约着朱传文保持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朱传文不想搞内战。

    本来就是一个各处都是军阀,互相征伐,狗脑子都要打出来的现状。

    再窜起来朱传文一伙,内战搞起来场面会更大,破坏力会更强,对百姓的伤害更多。

    在各方军阀都有各路毛子支持的情况下,朱传文单干的胜率并不高。

    不想当毛子走狗,目前还是要先自保。

    老朱家的先辈对于怎么发展,有完整的经验。

    开局一个碗的先辈,成事的经验就是高筑墙、广积粮,实力不够还是要先猥琐。

    另一个就是武器装备。

    趁着这一段时间的和平,朱传文要考虑一下发展工业。

    不说什么高端武器,起码步枪和子弹、手榴弹之类的简单武器,实现自产。

    关外也算是这片大地上工业基础最好的一块地方。

    还是有一些工业配套在的。

    只要引起一套设备,不管是材料还是工人,在本地就都可以解决。

    “传杰,你就准备一直赖在春和盛了吗?”

    要搞军工厂,朱传文最放心的当然还是传杰。

    首先就是要传杰走出春和盛这个舒适区。

    “大哥,我在春和盛挺好的,伙计们支持,掌柜的看重……”

    传杰没说的当然还有玉书喜欢。

    “是,你在春和盛待的挺好,不好的话,也不能连家都不想回。

    但是你就没想过自己做点事业吗。等你娶玉书的时候,你还是夏家的一个伙计,你不怕别人说你攀高枝,配不上人家玉书吗?”

    “大哥,咱们也不差,不比夏家的门户低,没什么配不上的。”

    传杰淡淡的回道,明显是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个锅有朱传文很大一部分,老朱家只有几晌地的情况下,不会比夏家更有地位。

    “……”朱传文。

    “咱家现在家业不小,那是咱爹的本事,是我的努力,跟你朱传杰有什么关系。”

    朱传文本来想呵斥传杰一番,但是又想到这个年代拼爹不算丢人。

    夏家一样也是拼爹传下来的家业。

    “你有想过没有,你和玉书成亲之后,她就要回放牛沟跟着爹娘一起生活,你就算赖在春和盛,你们两个也不可能一直在一起?”

    还是要从出发点解决问题。

    “这个我知道,但我这不是跟玉书都还早着了吗?”

    “早什么早,也不早了,就算咱们家愿意搁置,夏家能愿意一直搁置不提吗。

    你最佩服的不就是夏掌柜吗你想夏掌柜当初成家之后,是不是就做了自己的买卖?”

    “大哥,你就直说吧,你想我离开春和盛了做什么?”传杰的语气总算是松动了一些。

    朱开山整天说着男人不该被女人羁绊,但是老朱家的儿子都是一些情种。

    “我想开几家工厂,需要你帮着管理经营。”

    乱世要持续几十年,比卖大烟还要赚钱的,就是贩卖军火。

    除了自用之外,这也是一个聚宝盆。

    “工厂要开在元宝镇吗?”

    “不,我要把工厂开在咱们放牛狗沟。”

    因为元宝镇通火车,材料运输各方面都很方便。

    但是为了安全,朱传文还是要把工厂,建在元宝镇。

    元宝镇后面的山里,运输对朱传文来说,不是问题。

    (本章完)

39314746。。

...


  (https://www.lw00.net/2397/2397913/79624925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