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与君欢 > 第204章 迟到的信件

第204章 迟到的信件


时间的车轮碾压过累累白骨,也碾压过战车、旌旗和林立的长枪。

    雍王政六年春,腊梅初谢冰雪未融,雍国的三十万铁骑便在大将蒙恬和李信的率领下,分两路直取楚国北地城池。

    楚军措手不及,连丢平舆、沈丘、鄢郢三城。

    蒙恬李信自此会师,与赶来的楚将项燕相遇。

    项燕挥军尾随雍军,追击三天三夜。

    雍军正因为连胜而轻敌,项燕便突然发动袭击,大败雍军,占其两座营垒,杀都尉七名,以血衅鼓。

    李信带残兵逃回。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

    这还是自从雍国发动统一战役,吃到的最大败仗。

    打韩国轻而易举;打赵国虽然艰难,但到底谋略得当,只是耽误些日子;魏国难啃,但当魏忌死后,也很快分崩离析。

    但是楚国,百万披甲将士不容小觑。

    的确是,轻敌了。

    赵政在谏议殿沉稳端坐,听着朝臣七嘴八舌的议论。

    “应该派王翦去。”他们说。

    “我军疲累,应该原地休整。”也有人说。

    “要么,缓几年再打楚国?”

    赵政抬眼,看了看说这话的人。

    廷尉李通古。

    李通古一直是扫灭各诸侯国的支持者,说这样怯懦的话,倒是第一次。

    “李廷尉何出此言?”赵政扬声问。

    殿内立刻肃静一片,朝臣们小心翼翼看一眼李通古,紧张兮兮听他讲。

    李通古跪下施礼道:“陛下,臣听说打仗要趁弱而取,遇难而避。古今能赢得战争者,无不遵循这样的道理。如今燕国和齐国尚未打掉,反而去艰难攻打强大的楚国,臣以为此事不妥。”

    “那依廷尉所见,该去打燕国,还是齐国呢?”赵政唇角微勾,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李通古思忖片刻,决然道:“臣以为,先要举国之力攻打齐国,再北上轻取燕国。这之后稍事休整,再乘胜追击打下楚国。”

    赵政点头不语,殿内已有朝臣纷纷附和。

    御案后面侍立的李温舟神情僵硬,小心留神国君的表情。

    “齐国……”

    赵政的手指轻敲御案,缓缓摇头。

    “你可知道,魏国主力如今藏在齐国吗?”

    “正是因为如此,”李通古道,“该铲除余孽,以免夜长梦多。”

    赵政眼底翻涌起冷意,尚未驳斥,便听李通古紧追不舍道:“微臣知道王后不忍魏国主力被歼,也知道陛下不想与王后生出龃龉,不想与齐国……”

    “大胆!”

    赵政未曾开口,朝臣中便有一人厉声斥责,打断了李通古的话。

    那是御史大夫冯劫。

    冯劫眉毛竖起,斥责道:“身为臣子妄论上意,臣请谏李廷尉僭越之罪。”

    李通古的话被打断,震惊疑惑地看向冯劫。

    你这老头,脑子抽了吗?

    冯劫高举笏板,磕了个实实在在的头。

    看到这一幕,殿内原本附和李通古的朝臣顿时噤声。

    他们可都知道冯劫是个怎样的人。

    曾经有一个朝臣的儿子的妻舅的姑丈犯下强抢民女的罪行,不知怎的被冯劫知道了。他日日面圣启奏,谏那姑丈是逞朝臣亲眷之凶,愣是把那朝臣削职查办才罢休。

    事实上违反律条的姑丈根本不认识朝臣,只是常常夸耀自己远房亲戚如何罢了。

    如今他们可都不敢担一个僭越之罪。

    李通古连忙也叩头解释道:“臣的意思是陛下……”

    “大胆!”冯劫的声音更为高亢,“李廷尉身为臣子,竟欲驳斥陛下,臣请谏李廷尉藐视朝堂之罪。”

    好嘛,两个罪了。

    李通古咬紧牙关,生生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雍国陛下少见地宽宏大量,虽然冯劫不依不饶,赵政还是替李通古说了几句话,这事儿便罢了。

    赵政也解释为何要先灭楚国。

    “远交近攻一直都是我大雍国策,燕国在东北苦寒之地,齐国靠近大海,齐都临淄比之楚都寿春,还要远些。如今我雍国常胜之师,自该先取强敌,再攻弱国。此战虽败,只当是给阵前将士一个警醒。王翦明日便从砀郡回来了,孤准备——”

    赵政清冷的目光看向朝臣,缓缓起身道:“御驾亲征,直捣黄龙!”

    陛下要御驾亲征?

    朝臣顿时跪倒一片。

    “不可啊……陛下不可……”

    然而雍国国君衣袖甩过,人已经移步离开。

    “听说败了。”

    魏将芒卯见到姜禾,急切地告诉她自己刚知道的消息。

    姜禾正看着一张写着黑字的白布出神,见他进来,把白布收起,神情从容。

    “雍国败了吗?”她随口问道。

    雍国先头部队失利的消息,已经传遍。

    这件事振奋了楚国,楚国使节甚至专门跑到齐国王宫去,把消息告诉齐王。一方面让齐王相信雍国很快会被楚国打败,搞不好就是灭国。另一方面,也希望齐王能处置姜禾,以免齐楚两国失和。

    “怎么处置?”听说齐王两手一摊道,“她带着三十万军,我齐国也就只有三十多万兵马。要不然你们楚国,帮忙把她收拾了吧。”

    齐王可不是个傻子。

    他那个儿子姜贲又是减免赋税又是帮助垦荒,搞得今年国库里的存粮多得很。

    可这些存粮不能卖给仇敌燕国,更不能卖给随时可能打过来的雍国,卖给魏国这些人,可太好了。

    那些金饼,可真香。

    所以姜禾知道芒卯来,自然是谈雍国战败的事。

    “不过是丢了两座营垒而已,”姜禾施施然道,“说不定是诱敌深入的巧计。”

    提起兵法,芒卯不敢跟姜禾辩论。

    他吃过姜禾太多苦头,甚至还记得当年在魏国朝堂,她是如何用计逼迫魏王退位的。

    芒卯试探着道:“只是咱们何时进攻楚国,为我陛下和公子报仇雪恨呢?”

    “不着急。”姜禾含笑道,“吃的还够。”

    的确是够,甚至比在魏国时,吃得还要好。受伤的士兵也得到了很好的医治,军情虽然谈不上振奋,但到底不用担忧生出兵乱了。

    姜禾从几案下取出一个大大的包袱,递到芒卯手中。

    芒卯看到那包袱上的图案,眼睛便已经瞪大。待打开包袱拿出书信,触及上面熟悉的字迹,眼窝已经湿了。

    “殿下……”他突然有些难以置信。

    “是家书,”姜禾道,“送信来的人说家里一切安好,让你放心。”

    芒卯不知所措热泪盈眶,慌忙点头。

    能把信送进来,自己府中的家丁绝对没有这个能耐。

    想必是姜禾差人去了他家中。

    “去读信吧。”姜禾看他神情激动,温声道,“这些日子也不能闲着,好好操练兵马,挑出两万轻骑精兵来,以后大有用处。”

    芒卯应声施礼退下,才刚刚走出营帐,便迫不及待打开了信。

    家书抵万金,特别是在这国破之时的家书。

    营帐内的姜禾也在看“信”。

    事实上那不能称之为信,那是蘸布。

    赵政喜欢用饱满的墨汁写字,写完常常需要很久才能干燥。他平时写完就放在一边,永远是镇定沉稳的样子。

    但这一次他用了蘸布,显然是慌了。

    信上只有六个字。

    ——“勿杀魏国王族。”

    这封信应该写在那封“杀尽魏王室男性”之后吧。

    宗郡说,信被陈南星抽走烧掉了。

    所以那时他们在军中,收到了一封空信。

    宗郡跛着脚,千里迢迢赶过来,送来的,除了她急需的金饼,便是这张蘸布。

    他内心肯定以为,自己之所以带着魏军远走齐国,是因为没有看到这封信吧。

    这封信中有赵政的悔意。

    后悔自己食言,并且试图弥补。

    事实上,当姜禾看到那封要杀尽魏王室男性的信时,的确有些愤懑失望。他说过要任她决断,却还是认为她会对魏国心慈手软,私下里写信给蒙恬。

    他们夫妻,竟然也需要那样遮遮掩掩了。

    但姜禾如今在齐国,却不是因为那封信。

    而是赵政一开始,就已经有杀尽魏国主力军队的决断。

    在姜禾看来,如今他们的家人已经是雍国人,不必杀了。

    这是她和赵政,避不开的分歧。

    恐怕赵政也已经想到她会带着魏国主力进攻楚国吧。

    做雍军的马前卒,做雍军的垫路石。

    最好死干净,以免形势有变。

    但是她不会的。

    她曾受人托付,善待魏国百姓。

    姜禾把那张蘸布打开又折叠。

    她想象着赵政那时写信的急迫,想象着他是因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他那样的人,可真是不容易啊。

    姜禾觉得窝心又酸涩,她的视线从潦草的字迹移开,落在墙壁上挂着的舆图某处。

    父亲亡故已经三年了。

    让她这样的人忍耐三年,可真不容易。

    如今新仇旧恨一起,楚王负刍,你可担得起吗?

    她的每一名兵卒,她都珍视,都要好好用。

    这样才能早一日破开寿春城的大门。

    为报仇雪恨,也为九州一统。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1406/1406725/1111089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