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宣平郡主 > 第131章 好日子

第131章 好日子


方瑾早就准备好东西跟着安王一起入了宫,此时正等在大殿外面,听到里面传出的旨意急忙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然后一脸郑重的跟在传旨太监身后走进了大殿。

    方瑾进入大殿后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礼,动作从容不迫,皇帝叫起后站在阶下守礼地微垂着头,脊背却挺直,自带文人的风骨与青年人的自信傲气。

    皇帝在上面满意地点点头,他想起这个七品小官是谁了,大长公主的孙子,许多皇亲国戚皇帝根本记不住,也没见过,但他倒还能记得方瑾

    皇室人员众多,皇帝也就能记住眼前这些人,就连孙子孙女,他也就记得嫡出的几个,庶出的根本分不清、记不住。

    皇帝能记得方瑾还是因为他和方瑜是同科的进士,皇帝听说大长公主家的兄弟俩一同考中了,见名字又取自怀瑾握瑜,所以一时兴起,召见了这两个表侄子,勉励了几句。

    刚才听到方瑾这个名字时还没在意,见到人却是想起来了,皇帝更高兴了,皇室中能人辈出才能兴旺昌盛,若都是纨绔子弟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皇帝问道:“方瑜,听安王说你掌握了新的冶铁之法,可能大量冶炼?”

    方瑜镇定自若地回道:“回陛下,微臣带领手下工匠造出了新的熔炉,能提高冶炼温度,多次试验均已成功。微臣保留有详细的熔炉图纸,可以大批量建造以满足铸造之需。”

    工部尚书却急忙站出来说道:“陛下,方瑾在工部并不是负责冶炼的,成果如何还未可知。还是由工部专人按图纸建造熔炉,试验过后才可下结论。”

    “是啊,父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由专人再进行试验才好。”太子出言支持工部尚书,这是七皇子的岳父。

    方瑾面色不显,心中却有些慌张,工部之所以混乱,除了历史遗留问题外,就是因为工部尚书上梁不正,暗中打压不服从他的人。如今他只能盼着安王能给他撑腰了。

    所幸安王也没有让他失望,直接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亲自去方瑾的工坊看过,儿臣相信他。事不宜迟,旁人不熟悉,按图纸建造熔炉必然容易出现问题,还是由方瑾带人建造熔炉更能减少时间。

    年前父皇曾恩准,今年将由工部郎中于敏直负责为镇北军重铸一批兵器,儿臣想不如让方瑾协助于郎中重铸兵器,由他负责建造熔炉重新冶炼,既能试验熔炉的可靠性,也能让坚硬的武器尽快装备军队。”

    “有道理,就这么办吧。”皇帝点头道:“方瑜,新的熔炉多久能建成?”

    “回陛下,若是有足够的人工和材料,二十天即可建成。”方瑜自信的回道。

    “既如此,那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先建造十座熔炉,各部全面配合,所需工匠和材料尽快配齐,不得丝毫延误。一月之后,测试新武器的硬度,若是成功,朕重重有赏。”皇帝说道,“武器交易一事也等一月之后再议吧。”

    “微臣遵旨,谢主隆恩。”方瑜激动的跪下行礼,领旨谢恩,以后,工部不能再阻碍自己的发展了。

    “陛下圣明!”群臣恭敬地齐声夸赞。

    皇帝心情好,不免又多问了一句:“朕记得你的弟弟方瑜也在工部任职,如今他在做什么?”

    “回陛下,微臣弟弟负责农具的研究,他觉得现在的犁不够省力,所以再想办法改进。”方瑾回道。

    “哦,可有什么成果?”皇帝很感兴趣。

    方瑾为难了,若是回答有,在旁人看来他们兄弟俩都有了成果,却不报给上官,是于理不合的,难免让人怀疑他们掐尖要强不服领导。若是回答没有,却是阻了弟弟的前程。

    好在安王接过话来,“父皇,提起方瑜,儿臣知道。过年时碰面,听他说改造了一种曲辕犁,能节省人力畜力,虽然还没有最后成功,但有了试验品。方瑜为人谨慎,没有大量试验前不敢冒然定稿,更不敢申请下发给农户试用,怕耽误耕作,影响农户一年的生计。

    儿臣命两个参军之前在家务农的副将去试过,据说确实好用,所以儿臣想着不如让方瑜去燕云那边试验成果。

    燕云之地地广人稀,打仗训练之余,儿臣命士兵们开垦了不少土地,让士兵们轮流耕作,那里最适合做试验之地。

    若是好用,就能开垦更多土地,弥补军粮不足;若不好用,也不会耽误耕种,大不了再多派些士兵就是了。

    让方瑜去燕云试验个一两年,确定出最佳方案,父皇就可下令分发各地,造福万民了。”

    皇帝:“就依你所言,朕会下旨,命方瑜去燕云之地,试验一事由你来安排。”

    这事成了,安王忙恭敬行礼:“儿臣遵旨。”

    方瑾也放下心来,他们兄弟二人得安王殿下帮扶,他们家总算有出头之日了,祖母能安心了。

    这次朝会本来就是为通商一事加开的,商议完后没其他事情也就下朝了。皇帝在皇亲中发现了瑾瑜两块美玉,十分高兴,皇族兴盛啊!

    安王也很高兴,要办的事都成了。还不到午时,回去还能赶上明跃和剑心的喜宴,安王与方瑾一同走出宫门,又交待了他几句,才上车回府。

    今天安王府中十分热闹,这一个多月府里这么多次喜事,操办起来早就轻车熟路了。

    本来宣平打算让剑心从长公主府出嫁,明跃用花轿将她接回王府,被剑心断然拒绝了。

    剑心长在江湖,被怕繁文缛节,看宣平大婚时,她都替自家郡主累的慌。在她看来,成婚吗,禀告天地神明,告知亲朋故友就行了,没必要那么麻烦。

    她觉得她没必要非得坐着花轿在街上走一圈,外面没有她在意的人,也没人在意她,直接在府里举行婚礼就是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明跃只好同意了。

    今天早上,明跃带着人步行来剑心的房间接亲,宣平亲自在屋里坐镇指挥着丫鬟们堵门。

    倒是没让明跃做诗,收了十几个红包,又让明跃深刻表达了对剑心的心意,保证日后不欺负剑心后才给他开了门。

    夫妻二人给宣平行礼道谢后才由明跃将剑心抱回了她们的院子,在王府中好友的见证下,两人拜堂成亲,正式结为夫妻。

    安王回来后,喜宴就开席了,王府的大厨房承担了喜宴的重担,招待王府中人。对于城外亲兵营的人,明跃这个统领也没忘记,花银子采办了大批食材,又请了厨师,直接在营里做成席面招待他们。

    王府里一直热闹到深夜才安静下来。


  (https://www.lw00.net/1402/1402556/1111097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